战巴黎!名宿:贡萨洛应继续首发,姆巴佩需要逐步找回状态的过程
劳尔-鲁伊斯: “对皇马来说,最大的好消息是他们有一个表现出色的青训球员。”
2025-07-08
根据意大利转会专家斯基拉报道,国际米兰中场核心恰尔汗奥卢距离离开只差一步之遥。目前土耳其豪门加拉塔萨雷正在准备拿出一份2500万欧元+500万欧奖金的转会方案,来完成这场转会,而国米也已经为失去这名扮演球队4年之久的大脑,寻找替代方案。
此前,国际米兰已经在转会市场花费7100万欧元,(苏西奇1400万、恩里克2500万、博尼2500万以及买断扎莱夫斯基的700万欧元)这让他们在转会市场上的资金并不充裕,而想要买到一名可以取代恰尔汗奥卢级别的后腰,根据目前的转会市场行情来看,大约在5000-7000万欧元不等。
国米管理层解决这笔转会资金,主要来自三部分。第一部分是恰尔汗奥卢本人的出售费用,目前看很有希望拿到2500万欧元。第二部分则是出售他的替补,24岁的阿斯拉尼。这名球员被西甲贝蒂斯看中,对方愿意出价800万拿下他的一半所有权,另外一半则下赛季付清,这与国际米兰对他1800-2000万欧元的估价相差不大,双方存在交易达成可能。
第三部分,则是出售国米名宿斯坦科维奇的儿子:亚历山大.斯坦科维奇,这名21岁的后腰上赛季在瑞超发挥出色,身价超过1000万欧元,比利时的布鲁日和德国的斯图加特都对他很感兴趣,一旦转会将会为国米提供1000万欧元的资金。如果三人全部出售成功,那么国米就有能力在本赛季拿下一名足以充任主力的后腰球员。
不过在国际米兰内部,对于替代恰尔汗奥卢的人选还存在争议。总经理奥西里奥是亚特兰大的巴西中场埃德森的痴迷者,这名25岁的巴西中场实力出众,也希望通过加入国米增加自己入选意大利国家队的机会。不过亚特兰大对他要价很高,目前对外报价高达6000万欧元,这价格就连财大气粗的曼城都望而却步,对国米明显负担不小。
主席马洛塔则更倾向拉齐奥后腰罗维拉,原因有3点,首先罗维拉更年轻,只有23岁能够和这支新兴的国米一起成长,其次他是意大利人,符合球队的本土化策略,第三罗维拉已经成为意大利主力后腰,并且因为形象出众人气很高,他与巴雷拉、巴斯托尼、迪马尔科等人,将会成为国米进一步扩大在本土影响力的契机,让国际米兰缩小与尤文图斯和AC米兰在本土的影响力差距。他的身价在5000万欧元。
除了这两名总价1.1亿欧元的主力后腰候选外,国米还计划引入威尼斯24岁的意大利中场卡维利亚作为替补,这名前尤文图斯的希望之星,上赛季在威尼斯发挥出色,因为球队已经降级,所以急于转会成本相对较低。国际米兰有望以800万欧元先租后买的方式将他拿下,与主力后腰成为双保险。
从目前国米的转会计划来看,他们并没有球队大换血和选择一名经验欠缺的新帅,丧失成绩上的追求,在球队的‘大脑位置’将会投入近些年最大一笔支出,要知道上一次国际米兰在转会费拿出5000万还是购入卢卡库,就可见他们对这位置有多么看重了。
如今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皇马认为外租是最佳方案。他们已与恩德里克谈过,他本人并不想离开,但各俱乐部再次发起行动。有法国和德国的俱乐部将再次提出方案,他们持乐观态度,并相信在皇马拥有居勒尔、维尼修斯和姆巴佩的情况下,恩德里克会同意外租离开皇马。
2025-07-08
在我们掌握数据的过去两个赛季,皇家社会均实现盈利,但2023-24赛季的盈余主要得益于参加欧冠。在2022-23赛季没有欧冠的情况下,他们需要4610万欧元的球员交易利润来确保盈利,而即将到来的这个赛季情况将非常相似。鉴于上赛季在西甲仅获中游名次,出售苏比门迪所获的利润将有助于弥补今年无缘欧战的损失。
2025-07-08
无论是训练场,还是在球场上,皇马没人敢偷懒。阿隆索是细节狂人,力争做到完美。姆巴佩状态没有恢复到100%,阿隆索就让贡萨洛-加西亚首发,只认状态不认人。对皇马和阿隆索来说,世俱杯半决赛对阵巴黎,这将是最大的考验。阿隆索已经做好打硬仗的准备,继续向着冠军目标冲击。
2025-07-08
记者:热刺为罗梅罗开出1500万欧年薪;他的家人喜欢马德里的环境
热刺内部有些人也清楚,一旦球员下定决心,就很难扭转。但列维是个很强硬的谈判者,他讨厌失去顶级球员,所以我们必须耐心等待。
2025-07-08
当过劳尔队友,当过哈维接班人,退役曲折,拉基蒂奇是被低估了?
对于从小在瑞士长大的他而言,回到克罗地亚足球圈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梦。当球员,变管理,圆梦的拉基蒂奇终究在一波三折的剧情里挥手说再见了,这是克罗地亚足球的损失?也许他只是换了一种身份为克罗地亚足球服务!
2025-07-08
马克莱莱:巴黎度过一个伟大赛季,若姆巴佩留队他们也能夺得欧冠
去年夏天姆巴佩离开巴黎圣日日耳曼加盟皇马,但本赛季大巴黎夺得了欧冠冠军。最后马克莱莱谈到了姆巴佩:“如果姆巴佩留队,巴黎圣日耳曼也能赢得欧冠冠军。但你无法拒绝皇马,这就是他最终离队加盟皇马的原因。”
2025-07-08